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

愚人節鬧劇



今天中午,我們家的祖孫三人合演了一齣愚人節鬧劇。孫子放學回家,在客廳吃著阿嬷煮的麵,阿公拿著湯匙舀了一口想要嘗一下味道,卻未事先告知孫子,然後有潔癖的孫子就發飆怒吼了,說他不想吃阿公的口水,阿公一直辯解說:「我後來有用衛生紙擦湯匙啊」,孫子說:「哪有,你把湯匙放下去之後才又拿起來擦,我的湯麵早都已經是你的口水了」。然後阿嬷也加入了戰局,數落阿公的不是:「明知道他不喜歡吃人家的口水,你還要這麼姚鬼要吃他的麵」。阿公開始不理智地發飆了:「我只是吃一口有這麼嚴重嗎,這個小孩從小就很搞怪,我是他的阿公耶,他那是什麼態度...」阿嬷也發飆:「他的東西就是不喜歡人家碰,你每次都要搞到這樣...」阿公開始自暴自棄:「對啦,我在這個家就是大家都討厭我啦,老的小的都一樣啦,我怎麼活這麼久還不死....」然後三個人吼成一團。阿公阿嬷互相數落對方,阿公的殺手鐧就是指控大家都討厭他,他為什麼不早一點死,阿嬷就會故意刺他,要做個讓人尊敬的阿公也要做好一點.......然後阿公更火了....


在以前我一定會立馬跑出去勸架,可是今天我就只是一個人在旁邊看著這樣的一場三個「小我」的鬧劇上映著,心中當然是覺得不舒服也有點煩躁,一邊想著艾克哈特‧托勒先生在書裡面說的:小我就只是小我,不需要太過認真地看待它。失衡的小我 (Ego) 真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。小我總是習慣以分離的姿態看待事情,習慣指責別人的不是來凸顯自己的價值,它的運作模式是透過貶抑別人的方式來強化自我認同。

阿公不覺得自己喝了孫子的一口湯有多麼嚴重,他的小我以「阿公」的權威角色包裝著:我是「阿公」耶,平常對孫子那麼好,喝他一口湯他就發飆,我的「阿公」的尊嚴何在?我在家裡的價值何在?連阿嬷都對我那麼兇,對啦,大家都討厭我啦,我辛苦了一輩子做牛做馬,到頭來得不到兒孫的感激,我真命苦 ---- 這就是小我築起來的高牆和它的運作方式,當小我覺得被冒犯時,它立刻有了一層像刺蝟一樣的保護機制,立刻建立一條分離的護城河,藉由指責別人的不是來認同自己或強化自己原有的信念(大家都討厭我)。

孫子年紀雖小也有他的小我,他不喜歡他的領域或地盤被冒犯,所以每次只要發生這類事情,他就會發飆。

阿嬷也有她的小我。阿公經常幹這種惹火孫子的事情讓阿嬷覺得很煩,所以一碰到小事情就很容易藉機發作數落阿公一番,得理不饒人,阿公的小我一被數落立刻發飆,然後小我與小我的戰爭經常在上映著。

當我們自己是演員的時候,要看清小我的劇碼還真的不容易,旁觀者總是比較清楚。目前的我就只是送送愛的光給他們,希望他們能夠有覺知的力量,還真的不能做些什麼事情。不過,不讓自己的小我跟著被捲下去,也是一種修行吧。比起其他事情(靜坐啊,冥想啊,練靈氣啊),生活中的修行,其實是做難的一件事情~~

後來在家燒了一些鼠尾草清理家中的能量,祖孫三人其實早已經恢復平靜了。這樣的劇碼應該是在告訴我一些事情吧,當小我的分離意識或隱藏在無意識中的憤怒與情緒被挑起來時,帶著覺知的力量去看透污泥底下的東西,那或許是我生命的課題。


大天使卡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